在花间溪畔绽放的“她”芬芳
自花溪区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,全区各级妇联组织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,谱写引领服务联系妇女新篇章,广大妇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征程中建功立业不让须眉、自强不息追梦前行,全区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、稳步前行,“她”芬芳竞相绽放在秀美的花间溪畔。
五年来,花溪区妇联把握正确方向,坚决扛起妇女思想引领政治责任,团结带领全区妇女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,奋进新征程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主要内容,深入基层开展“巾帼大宣讲”50余场;与全国妇联联动开展了“巾帼心向党 礼赞新中国”“巾帼大学习·今天我来读”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。在各行各业推评全国“三八红旗集体”1个,贵州省“三八红旗集体”1个,贵州省“三八红旗手”2名,贵州省“巾帼文明岗”1个,贵州省“巾帼建功先进集体”1个。
五年来,花溪区妇联坚守为民初心,用心用情为妇女儿童解难题、办实事,切实增强了全区妇女儿童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组织妇联执委开展大走访活动,五年来参加走访的各级妇联执委达3000余人次。接待处理12338来电、12345平台派件、妇女来电来访等200余件,调解处理率达100%,帮助妇女解决糟心事、烦心事50余件。投入20余万元慰问各类困难妇女及其家庭135人次,帮扶慰问困境留守儿童及其家庭204人次;为25名“两癌”贫困母亲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救助资金25万元。花溪区妇儿工委办被授予“贵州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五年来,花溪区妇联激励巾帼建功,引领广大妇女充分发挥“两个独特作用”,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巾帼担当。以实施“锦绣计划”为抓手,鼓励、引导妇女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就业创业,共开展蜡染、刺绣培训12场、家政培训6场、持家女培训5场,培训妇女1500余人次,成功申报贵州省“锦绣计划培训项目”1个,贵州省“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”1个;实施“巾帼五大行动”,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搭五桥建五家,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共20余万元,联合区总工会和团区委等部门开展各类活动60余次;以“致敬了不起的她”为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和慰问活动,向在疫情防控一线、脱贫攻坚以及各条战线上的花溪巾帼们表示敬意;动员引导妇女参与村(社区)换届选举,十一届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成员中女性占比提高到47.99%,村(社区)妇联主席100%进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。
五年来,花溪区妇联贯彻“三个注重”,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,以“小家”带“大家”,推动家家幸福安康。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不断丰富拓展“最美家庭”内涵,组织各乡(镇、街道)妇联自评“最美家庭”1000余户,推荐区级“最美家庭”“五好家庭”480余户,其中,5户获得全国“最美家庭”“五好文明家庭”荣誉称号,13户获贵州省“最美家庭”荣誉称号。全区生态文明家庭创建率达80%以上,累计创建区级“平安家庭”示范户1000余户。深入实施家庭教育“七进”行动,在乡(镇、街道)、机关单位、学校等开展家庭教育宣讲76场。
五年来,花溪区妇联坚持深化改革,切实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,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。通过扩大乡(镇、街道)妇联执委数量,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的界限,把辖区机关事业单位、企业、学校等优秀妇女代表吸纳到基层妇联组织中来,乡(镇、街道)妇联成员扩大了10倍。全区村(居)100%全部完成改建妇联工作,覆盖率达到100%。花溪基层妇联改革工作得到了全国、省、市妇联的充分肯定。妇联基层组织改革创新案例获得2018年度花溪区改革创新项目评比二等奖,得到奖补资金10万元。举办基层妇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6期,培训乡(镇、街道)、村(社区)妇联干部达1000余人次。争取区财政资金为花溪片区乡(镇、街道)各配备了1名服务妇女工作者。(来源:区妇联)
一审:何菲菲
二审:张雷
三审:姜华
签发:戴佳村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